新加坡芯片炒家Kelvin Pang正在進行一場2300萬美元的豪賭,賭注為手上數量為62K的一批庫存汽車MCU。
故事是從汽車芯片持續了兩年的空前短缺開始的,通過一家德國本土供應商,Pang吃進62,000個微控制器(MCU)的庫存型號,這些芯片可以實現汽車發動機和變速器、電動汽車動力系統和充電的一系列控制功能。
在德國,原買家每顆購入的原始成本為23.8美元。而到了職業炒家Pang的手中,這批漲價15倍后可能賣出2300萬美元高價的芯片是他撬動財富自由的杠桿。
圖:門檻較高的汽車MCU
基于當前的行情,Pang希望以375美元的價格將它們賣給深圳的一家汽車供應商。他說,他拒絕了每顆100美元或打包620萬美元的報價,盡管這批芯片小到可以放在汽車后座,而目前正躺在香港的一個倉庫中待價而沽。
“汽車制造商必須吃飯,我們等得起。”Pang接受路透社采訪表示。
而他沒有透露自己以什么價格吃進了這批汽車MCU,作為職業炒家,他以交易電子產品庫存為生,如果無法順利出售,這些庫存將面臨報廢的風險,而行情漲跌、型號停產和剛性需求都為這些庫存芯片炒家提供了“淘金”的機會。
圖:NXP部分汽車芯片交期
據路透社報道,五家領先汽車芯片制造商——英飛凌、德州儀器、恩智浦、意法半導體和瑞薩電子生產的100種汽車芯片中,在全球范圍內,新訂單平均交付周期大約一年(52周)。
英飛凌表示,它正在“在全球范圍內大力投資和擴大制造能力”,但表示外包給代工廠的芯片短缺可能會持續到2023年。
聯電則表示,由于其他領域的需求疲軟,它已經能夠將部分產能重新分配給汽車芯片,但“滿足客戶的總體需求仍然具有挑戰性”。
TrendForce分析師稱,如果汽車供應商需要100個PMIC,目前他們只能得到80個。
據熟悉一家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貿易的兩位知情人士透露,對汽車芯片的爭奪已導致汽車制造商和供應商涌向中國主要的芯片交易中心深圳和“灰色市場”,以合法銷售但未經原制造商授權的供應商為中介。
在這種環境下,即便麥肯錫甚至也下場組建團隊為咨詢客戶在全球采購芯片.